最美家乡
樟湖镇,山水之乡,物华天宝,观其主龙山脉,前后左右皆有带水环绕,是闽江岸边最古老的乡镇,位于南平东南部,闽江上游,素有“闽北第一镇”之美誉。三千多年前,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升起了第一缕炊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刻迹。千年之古镇,奠基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崇蛇文化在这座古镇中更是散发着其独特的韵味。
樟湖镇崇蛇民俗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崇拜蛇神的文化圈中,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古朴、原始的闽蛇崇拜民俗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崇蛇文化,堪称是“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镇民们相信,蛇神保佑人民不受洪水、疾病的侵犯。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同时也是樟湖镇民们的蛇节,镇上会举行盛大迎神赛蛇活动。节日前,村民们要先上山捕蛇后,存放在蛇王庙的蛇库,有专人喂养,以作赛蛇之用。 当镇上东南西北四向都响起礼炮,迎神赛蛇就开始了,此时蛇王庙里里外外人头攒动,声势浩荡,响铳震天,鞭炮齐鸣,焰火腾空,喝彩高亢。镇民们都十分尊敬蛇,从小对蛇就有亲近感,人们会擒着蛇在庙周围与外来的游客们互动合影。游街开始,有人抬神像,有人鸣锣开道,有人扛旌旗,小孩们则组成兵器阵和腰鼓队,老人则扮演成官兵、戴枷囚犯等。赛蛇队伍则人手一蛇,或握在手,或缠绕在肩,或盘绕在胸前、脖颈。仪式结束后,人们会把蛇拿到闽江边放生,欢送蛇神回归大自然。祈求蛇神给人们带来“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以蛇为图腾的樟湖镇,也把蛇文化融入了灯笼中。在蛇节和元宵节那天,镇上会游起长长的蛇灯,与龙灯不同,蛇灯是在地面上游走的,不像其它地方的龙灯那样上下飞舞。地面游走的蛇灯靠滚珠滑轮支撑滑行, 整条蛇灯行动起来时, 整条街道就听到无数个滚轴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一条巨蛇贴着地面游走。这时人民都纷纷在家门口等待蛇灯的到来,并准备了长长短短的鞭炮,用来迎接蛇灯,并在点燃鞭炮使蛇灯停留时,上前烧香祭拜,诉愿祈福。
樟湖镇较完整地保存有原始古朴的庙堂——蛇王庙,继承和保留有传统的游蛇灯、赛蛇迎神的民间崇蛇活动,春秋两季“崇蛇”的祭祀活动构成了闽越崇蛇民俗文化体系。它以蛇王庙为载体,以元宵迎蛇灯、七月迎赛活蛇两大活动为表现形式。2005年樟湖崇蛇民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樟湖镇完整而原始的崇蛇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樟湖的崇蛇文化对于研究福建古代早期原始宗教内涵及对我国南方民族崇蛇民俗文化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 樟湖炒糕 相传明末清初樟湖有厨师尝试把福州“荸荠糕”制作工艺用于制作炒糕,融合了地方口味,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樟湖炒糕。从选料到配方再到制作工艺,均十分考究,出品具有“色泽晶莹剔透,清香可口,甜而不浊,油而不腻,韧性十足”之特点。现在炒糕在闽江沿岸乡镇闻名遐迩,是年节、婚丧喜庆、家常酒席上必备的一道菜肴。
● 樟湖月饼 樟湖月饼历史悠久,历经数百年薪火相传,制作技艺日益精进。由于其味美香甜,酥软柔腻倍受人们青睐。“外皮松软,内馅爽滑”是其独有的风味。
● 马蹄笋汤 樟湖溪口马蹄笋栽培历史悠久,在清乾隆时就已有种植,主要种植在闽江两岸。溪口村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基本上无霜降之害,加之黄黏土和闽江之水,雾气升腾,空气湿润,极利于马蹄竹的生长。樟湖马蹄笋口味清爽、营养丰富。
● 酸辣目鱼 以目鱼干为主料,姜、葱、蒜、胡萝卜、花菜,蚝油等烹饪而成的,出锅趁热食用,酸辣香甜相融,红绿花白相乘,闻之食欲陡增,食之外脆里嫩,胃口顿开。如乡客笑谈“此品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尝”。
● 光饼炒四季豆 樟湖光饼有酥脆、馨香、口感好等特色,而盛名远扬。樟湖光饼有两类,即:有咸味饼,其饼面白芝麻,饼烤得酥脆,吃起来香脆可口有淡咸味,当地人称之“光饼”;另一种放坂糖(红糖),为甜饼,饼面上黑芝麻,饼烤熟即可,吃起来香嫩可口,有淡甜味,人们称它为“水润”。樟湖人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一道菜:光饼炒四季豆。
樟湖古镇,人杰地灵,造就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饮食文化,淬炼出了当地的代表性美食。岁月悠悠,每一道美食都是百姓生活里浓缩的幸福味道。
版权所有:环球ug登录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