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中国文化之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背向,向阳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壹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浊重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阴阳属性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贰
“
阴阳变化规律
对于阴阳的变化规律,也要深入掌握。主要是五个方面,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交媾;阴阳转化。
(1)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阴阳两个方面。
(2)阴阳互根,是指这对立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互为因果,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
(3)阴阳消长,是指这对立的两个方面始终处在彼此消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才保持了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出现了反常,也就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
(4)阴阳交媾,说的是对立的双方,一方进入另一方的内部,相吸引和联结,这是产生新事物的前提条件。
(5)阴阳转化,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状态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这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阴阳才能长期共存。
叁
阴阳学说对很多朋友而言,认为只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简单思维,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尽管“阴阳学说”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但对我们现代人的还是完全适用。对指导我们的生活习惯、解释处理很多生活问题,都很有裨益。这也完全符合我们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所以说,阴阳学说,的确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所在。
版权所有:环球ug登录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